當前位置: |
用“馬萬水精神”打造一支過硬的隊伍
    發(fā)布日期:2006-03-23
用“馬萬水精神”打造一支過硬的隊伍
以五十年代全國著名勞動模范馬萬水同志名字命名的“開發(fā)礦業(yè)的英雄掘進隊”中冶集團華冶資源馬萬水公司,在市場經(jīng)濟的新時期,堅持用“艱苦奮斗、嚴細求精、拼搏奉獻、勇攀高峰”的馬萬水精神帶隊育人,培養(yǎng)出一支拉得出、調得動、打得勝的“藍領隊伍”,使這支英雄集體鋼韌不卷、雄風猶在,永葆紅旗本色,公司先后榮獲全國“五一”勞動獎狀、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、全國模范職工之家、全國“五四”紅旗團委和全國先進基層施工單位等稱號。 伴隨著共和國腳步成長的馬萬水公司,隨著市場經(jīng)濟的建立和用工制度的改革,這支英雄群體的職工隊伍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,施工隊伍由原來的青一色固定工為合同制、合同工、協(xié)議工、輪換工和外協(xié)隊伍多元化結構組成。隊員長年生活在深山溝,工作在陰冷潮濕的千米井下,在這樣艱苦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生活工作,如果沒有無私奉獻,作風過硬的職工隊伍,是難以完成施工任務的,更談不上爭一流、創(chuàng)水平、保先進。為此,公司黨委認為在新時期要想使馬萬水公司永保紅旗本色,必須培養(yǎng)一支既有吃苦精神,又有過硬技術的職工隊伍,在職工隊伍的培養(yǎng)上他們注重把五十年的革命干勁和現(xiàn)代化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,從新隊員進隊的第一天就開始對他們進行以艱苦奮斗為主要內(nèi)容的“馬萬水精神”教育,使之深入人心,成為職工群眾的自覺行動。班前班后講,大會小會講,遇到困難講,重大節(jié)日講,關鍵時刻請老隊員回隊講。為老組長馬萬水同志塑了像,經(jīng)常組織青年隊員在塑像前宣誓,拍攝了電視劇《馬萬水和他的戰(zhàn)友們》電視片《拼搏鑄輝煌》,編寫了《永不褪色的紅旗》一書,面向全國征集了“隊徽”、“隊歌”,隊員們戴著隊徽,高唱隊歌向大自然開戰(zhàn),生動形象的馬萬水精神教育使新一代馬萬水隊員在市場經(jīng)濟條件下,樹立了市場觀念,競爭觀念,信譽觀念,使馬萬水精神成為一種人生的價值導向和全員精神狀態(tài),形成了一種具有馬萬水公司鮮明特色和獨特個性的精神氛圍??恐@種精神,再難的工程也敢干,再硬的骨頭也敢啃,帶領隊伍北上長白山、西出陽關,上高原、進大漠、走邊塞,開始艱辛的第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,在海拔4600米的雪域高原,打破了冬季不能施工的記錄,西藏自治區(qū)醫(yī)院專家對巷道200米深處測試缺氧60%,相當于海拔7000米高度缺氧量,更何況他們在千米深的巷道里施工,加之炮煙粉塵,缺氧就更嚴重了,沒有水,從冰窟中取水供鑿巖機用,供電不正常,用蠟燭和汽車燈照明,沒有機械人工鑿巖、出碴,用一年時間完成計劃三年的施工任務,西藏自治區(qū)授予他們“高原英雄掘進隊”稱號。長白山下施工的隊員們冒著零下37℃的嚴寒刨冰生產(chǎn),戰(zhàn)勝了17年未闖過的特大斷層,奮戰(zhàn)在長江南岸武鋼金山店鐵礦的隊員們在近40度高溫天氣下不停施工,連續(xù)4次中標該礦工程,建成一條又一條優(yōu)質礦井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了市場,贏得了發(fā)展,再現(xiàn)了當年馬萬水人的雄風。 營造濃厚的政治氛圍是馬萬水公司培育過硬隊伍的有效方法:鑼鼓敲起來、喜報送起來、紅花戴起來、典型樹起來、喇叭響起來、標語貼起來、紅旗飄起來、慶功會開起來、政治學起來,黑板報辦起來,這“十個”起來不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馬萬水隊員拼搏奉獻、勇攀高峰,戰(zhàn)勝了前進中的困難,成為馬萬水人鼓干勁,激發(fā)職工工作熱情的有效方法。每當施工生產(chǎn)攻關,組織大干創(chuàng)水平攀高峰時,他們就開動廣播,張貼標語,彩旗飄揚,開辦夜校,黑板報、櫥窗、專欄、職工班組學習,形成濃厚的政治氛圍,生產(chǎn)班組創(chuàng)高產(chǎn),黨政工團敲鑼打鼓到工地接英雄、送喜板,大張旗鼓地宣傳在施工生產(chǎn)中涌現(xiàn)出的先進人物,召開慶功會,為生產(chǎn)標兵披紅戴花,頒發(fā)榮譽證書和獎金、獎品。為獎勵各條戰(zhàn)線上做出貢獻的先進人物,成立了“馬萬水獎勵基金會”,每年評選一次“十佳隊員”,項目部從工地文化建設構筑企業(yè)文化框架,在大型工地設立了“三室一家”即廣播室、圖書室、電視室、職工之家,有條件建立了藍球場,臺球場,小型施工點裝上了衛(wèi)星地面接收機,每年為職工訂閱報刊雜志90多種,為職工宿舍統(tǒng)一免費配置了被褥、床罩、枕巾、安裝了電話,并為每個宿舍配備了彩電、電話、撲克、象棋、跳棋等娛樂用品,職工免費就餐,使職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,從而凝聚了人心,穩(wěn)定了隊伍,在市場競爭中遇險不驚,擊浪前進。在武鋼金山店施工遭受洪災,山洪從塌陷區(qū)涌入井下,金山店礦危在旦夕,隊員們接到汛情,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洪第一線,為了保住采礦巷道,井下泵房、變電所和破碎系統(tǒng),他們在齊腰深的水中,在巷道堵起了16道防洪壩,把洪水堵在他們施工巷道里,保住了礦井,武鋼領導說:馬萬水隊員立了功,要不是他們奮力抗洪,后果不堪設想,在侯運高速公路施工中,業(yè)主三次提前工期,使計劃一年工程在7個月內(nèi)完成,為了確保全線按期通車,隊員們?nèi)找箠^戰(zhàn)在工地,青年工人崔巍在最后決戰(zhàn)中帶病堅持工作,實在頂不住到衛(wèi)生所輸瓶液,撥下針頭又到了工地,青年技術員王桂睿為了工程按期交工暈到在工地。在晉焦高速公路前期施工準備的隊員們,吃著冷饅頭,喝著冷水,居住四壁透風的簡易帳篷。還有的住在沒有房頂?shù)暮喴追?,地上是厚厚的一層冰雪,時值數(shù)九天,隊員們穿著棉衣,戴著帽子,穿著鞋睡覺,冷的實在不能睡,他們就幾個人合睡在一起用身體取暖。有的冷的睡不著幾個人圍著被子談起了明天的工作。附近農(nóng)村鄉(xiāng)親們看到他們這樣苦還在堅持施工,十分感動,他們說還有這樣的隊伍,真像當年的“八路軍”,發(fā)動村民為他們排憂解難,給他們騰房子,送吃的,就連一些商人也感動地說:“有錢沒錢照樣供貨,這樣的隊伍咱信得過”。 適應市場,苦練內(nèi)功,是馬萬水隊員“攻無不克,戰(zhàn)無不勝”的法寶,為了適應市場競爭,拓寬發(fā)展空間,為了盡快適應施工需要,加快人才培養(yǎng)和知識更新,他們采取大專院校引進、送出去深造,工地培訓等措施,在全公司掀起學習新規(guī)范、更新知識、提高技術一專多能的熱潮,為了提高職工管理和操作技能,先后開辦了“施工管理”、“隧道爆破”、“機械使用與維修”、“砼襯砌”、“鋼筋工”、“項目管理”、“微機管理”、“財會”、“預算管理”、“質量管理”等培訓班,全體員工大多參加了不同類型的培訓班,占應培訓人數(shù)的90%以上。為了調動職工學技術的積極性,提高學習培訓的質量,進行全員技術考核,合格的留用上崗,不合格的合同制工人調 換工作崗位,輪換工、協(xié)議工解除勞動合同。為了調動廣大職工學習技能的積極性,建立了獎勵機制,對技術骨干實行崗位津貼,對工人技師和專業(yè)技術人員給予100-500元的津貼,對做出貢獻的各類人員給予獎勵,對技術骨干,大令未婚青年分配住房,青年工人結婚,工會為其操辦婚禮。全公司上下都在忙著“充電”。學技術、學規(guī)范向著了迷。不管是干部還是工人只要看到架橋的、修路的、隧道開挖的,都要停下來摸一摸、看一看、探討一番。在新時期由于他們,注重職工隊伍培訓,造就了一支攻無不克、戰(zhàn)無不勝的職工隊伍,昔日英雄集體如虎添翼。創(chuàng)出了一大批精品工程,太舊高速公路北茹隧道工程榮獲“魯班獎:引黃入晉工程被加拿大專家譽為“設計師的夢想工程”。在晉焦天子嶺隧道二次襯砌月創(chuàng)雙硐670米的全國先進水平。使這支昔日的英雄群體在新時期不減當年本色。永葆紅旗不褪色。(李泉)②